• Q

    為什麼要做七?該如何做七呢?

  • 回覆:


    【民間習俗】


    ⼈死後要到陰間報到,每隔七天接受⼀位殿王的審問,全程歷經⼗位神官。因此,家屬會在每隔七天時,為往⽣親⼈誦經禮懺,祈求諸佛菩薩幫忙亡魂消除業障,讓往⽣親⼈平安的通過殿王審問,順利投胎做⼈,⽽每隔七天所做的法事稱為「做七」。

    做七是由家族晚輩分別主事(主祭),以表達孝⼼與感謝之意,另依照其重要性分為「⼤七」與「⼩七」(可參考下表)。




    【佛教解釋】


    《地藏王菩薩本願經,利益存亡品》

    「若能更為身死之後,七七⽇內,廣造眾善。能使是諸眾⽣永離惡趣,得⽣⼈天,受勝妙樂,現在眷屬,利益無量。」

    語譯:⼈在身亡四⼗九天內,親友眷屬可以把握時間,及時為之祈福超度,因為過了這段時⽇,亡魂即隨業受報轉⽣⽽去。


    【現代觀點】


    • 現代⼈因⽣活較為繁忙,有些家屬選擇只做⼤七或者是頭、尾七,⼩七則以拜拜取代。
    • ⽬前多數⼈將治喪期間安排在⼆週左右,因此做七的時間會調整為每隔兩天為⼀七,雖在程序上可調整,但頭七  時間仍應該按照風俗計算,不宜提前。
    • 台灣習俗相信往⽣者不知道⾃⼰身亡,其靈識/魂魄會在第七天回到家中,此時家⼈須安排祭品並請法師為其超渡,往⽣者也會透過儀式得知⾃⼰身亡並接受超渡。
    • 做七的時間通常會安排在晚上,但有時因場地、時間、個⼈⾏程...等原因,會將做七時間提前,只要家族成員達成共識即可,不需罣礙。


    各地風俗略有不同,可與當地禮儀師洽詢後再執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