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03/15 清明節傳統習俗|小秘辛報你知 祭拜禮儀|習俗科普
    【文章目錄】



「清明節掃墓」禁忌及注意事項報你知!



清明節掃墓雖緬懷的是自家祖先,但因前往的是先人居住的地方,有些事還是要多留意、避免冒犯,下面小編就針對幾個祭祖要注意的重點,像是有那些水果鮮花不能拜、掃墓時避免呼叫他人全名、結束後不要馬上回家等等。



❎ 清明節掃墓禁忌1:避免祭拜的「水果與鮮花」


❌ 台語諧音「招你來旺」- 香蕉、李子、梨子、鳳梨

❌ 整串的水果 - 荔枝、龍眼、葡萄

❌ 多籽的水果 - 芭藥、百香果、西瓜

❌ 空心的水果 - 蓮霧

❌ 帶刺的花朵 - 薔薇、玫瑰



❎ 清明節掃墓禁忌2:避免「太早或太晚掃墓」


掃墓時間最好選在早上7點到下午3點前,民間習俗上認為這段時間的陽氣較重,可以避免沾染晦氣;另一方面則是掃墓的精神較好、視線較佳,能清楚的找到先人的墓地,順利完成掃墓。



❎ 清明節掃墓禁忌3:避免「大聲嘻鬧與拍照」


墓地與靈骨塔是先人居住的地方,為避免打擾或觸怒先人,在掃墓過程中應保持莊巖肅敬的心、避免嬉鬧與大聲喧嘩,最好也不要隨意的四處拍照,以免打擾到其他同區域的先人。



❎ 清明節掃墓禁忌4:避免「衣著太過鮮豔」


為表示對先人的尊敬,服裝選擇應以素雅為主,避免像大紅色這樣鮮豔的色彩,整體儀容保持乾淨、整齊即可。



❎ 清明節掃墓禁忌5:避免「踩踏他人墓地或觸碰塔位」


傳統墓園掃墓時,要秉持尊重的心,行經他人墓地要特別注意,務必避免踩踏,若看到有凸起的石塊與土堆時,也要小心繞行;若是在現代靈骨塔掃墓,也要避免觸碰他人塔位,若真的是不小心誤觸或誤踩時,記得雙手合十說聲抱歉即可。



❎ 清明節掃墓禁忌6:避免「孕婦與幼兒掃墓」


孕婦與3歲以下幼兒因身體較虛弱,除了習俗上認為墓園的氣場會產生不好影響外,另一方面則是,傳統墓地都在偏遠且地形較陡的區域,為避免小孩與孕婦舟車勞頓、跌倒或受到驚嚇,應盡量不要前往掃墓。



❎ 清明節掃墓禁忌7:避免「掃墓結束後直接回家」


掃墓結束後可以到人多熱鬧的地方走走,或是到廟宇拜拜後再回家,可以避免將不好氣場帶回家中;回到家後,也要盡快更換與清洗穿過的衣物,以免擾亂家中好氣場。





你可能不知道的傳統習俗活動



清明節除了掃墓之外,還有許多你可能聽都沒說過的趣味活動,當然也有節日不可或缺的美食陪伴,原來清明節可以過的很精彩,現在就讓小編告訴你,古人如何透過這些傳統習俗活動,來迎接春暖花開、祈求好運!



⭕ 清明節習俗1:掃墓祭祖


說到清明節,直接想到的習俗就是掃墓,過去人們以傳統土葬為主,墓園通常無人管理打掃,所以在清明節這一天,全家會出動去墓園,清掃環境、清除雜草,用意在於飲水思源,同時祈求祖先的庇佑。



⭕ 清明節習俗2:吃潤餅、草仔粿、紅龜粿


由於清明節緣起於寒食節,所以延續寒食節的傳統,在這一天只吃冷食,才有了「吃潤餅」的習俗。後來又陸續發展出草仔粿、紅龜粿等甜鹹口味,據說是因為「拜粿生財」且紅龜粿因外型與顏色討喜,象徵吉祥與長壽的意義,因此大受歡迎。



⭕ 清明節習俗3:踏青郊遊


由於清明節同時源自於上巳節,踏青則是延續上巳節傳統,過去婦女多在家相夫教子,無法隨意出門走動,所以難得在這一天全家外出,加上清明節氣侯怡人、戶外綠意盎然,親友難得齊聚一堂,是一個適合出遊的好時機。



⭕ 清明節習俗4:插柳戴柳


民間習俗會用柳枝來趨吉避兇,加上清明時期的柳枝已發芽生枝,過去人們在掃墓時,會隨手攀折柳枝編帽戴上,或將柳枝插在家門前來祈福,現在則因都市生活,柳枝取得不易,因此此習俗已慢慢被遺忘。



⭕ 清明節習俗5:盪鞦韆


古代人們相信透過鞦韆的擺盪,可以將不好的運氣甩掉,在清明節這一天,盪的愈高,象徵未來的日子會越平安順利,同時能帶來好運,因此,盪鞦韆變成古代人們喜愛的休閒活動之一,有家庭幸福美滿的寓意。



⭕ 清明節習俗6:放風箏


過去人們在清明節出遊踏青時,會趁著好天氣放風箏。傳統習俗的做法會將一整年發生的災難、病痛、厄運,全部寫在風箏上,當風箏飛上天空高點時剪斷風箏線,象徵將一整年不好的事物隨風散去,只留下好運。



⭕ 清明節習俗7:拔河


清明節的另一項習俗活動是拔河比賽,傳說拔河是在古代軍隊流行的活動,原本是為了增強軍人體魄,後來流傳至民間變成習俗活動,主因則是透過拔河活動,圍觀群眾會為選手加油吶喊,發出的聲音相當熱鬧,像是祈求豐收盛典一般,所以拔河又有祈求五穀豐收的含義。



#清明節禁忌

#清明節習俗活動

#清明節吃潤餅




【更多禮儀習俗文章】


2024清明節掃墓一次看明白

2024元宵節拜拜攻略不藏私

除夕過年拜拜懶人包

冬至傳統習俗與禁忌

重陽節傳統習俗知多少

普度禁忌懶人包

中元節|孝親月傻傻分不清

農曆七月小禁忌


分享至
文章搜尋
最新文章
熱門話題